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政务公开新闻动态

以礼为魂 聚族而居——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渊源简析

发布日期:2021-08-05 10:51:00      来源: 赣州市自然资源局  访问量:

民居是重要的乡愁符号之一,正有越来越多人从中追寻“梦里老家”寄托乡愁情结。千百年来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”的乡村中国,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、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。站在发展的潮头,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,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,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,让人们记得住历史、记得住乡愁,坚定文化自信。赣南作为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,在长期艰苦创业中孕育了“团结、勤俭、文明、开放”的客家精神和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,其中赣南客家民居就是这一文化的直接映射,糅合了人们的生活理念、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和审美意识,呈现出依山傍水而居、同宗聚族而居、质朴有序而居的民居特点。

山地地形——依山傍水而居

赣南地处赣江上游,从地形地貌上看,明显呈现出四周高而中间低、南面高而北面低的态势,宛若一个缺口朝北开的“U”字,东南西三面环山,中部多丘陵。赣江及其支流几乎贯穿赣南全境,境内千余条河流呈辐辏状向中心汇集成章江、贡江。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的赣南之地,其内部大大小小的低山、丘陵、盆地星罗棋布。因此,“八山半水一分田,半分道路和庄园”,正是对赣南地形的生动描述。

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下,赣南客家民居处于山水环绕间,传统建筑的外饰面以旧土黄、青、灰为主色调,呈现天然、沉稳、朴素、内潋的色调特征,传达着平淡自然、师法自然的哲学观念。

宁都县大沽乡暘霁村

赣南客家建筑营造广泛运用廉价且取材方便的原生材料,把中国传统的夯土技术推向了顶峰,土和砂是砌筑夯土墙的主材,再加入石灰增强韧性。在没有石灰的条件下,则加入竹子、碎瓦片或竹篾等使墙体不易开裂。客家人在夯筑的过程中加入横向的竹片或竹管,置于墙体转角的位置,起到钢筋的作用,提高墙体的坚固性和抗震能力。有的墙体在砌筑时则辅以红糖、糯米、蛋清以加强夯土墙的坚韧度。石材的使用也颇为广泛,为适应赣南潮湿多雨气候,客家人多用大卵石或者条石来砌筑基础。为提高防御性,工匠在砌筑石基时会有意将卵石的大头朝内小头朝外。此外,客家建筑的门窗周围一圈也会使用条石做框,以增强其坚固性。赣南的红砂岩条石运用颇为广泛,红砂岩条石俗称“红条石”,因较早、较大的原产地在兴国,故俗称“兴国红”。在赣南民居中,“红条石”广见于室外铺地、阶沿、踏步、天井等,也见于预制的门窗、门槛等。木材作为承重体系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客家建筑,不易腐烂的杉木做结构材料,为避免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或倒塌,客家人摸索出用粗大的松木垫墙基的做法。客家建筑内部厅、堂等公共空间开敞、明亮,多为抬梁式、穿斗式木结构体系,居住空间内的穿梁也多用木材。随着营造技术的发展,青砖也开始在客家建筑中出现。有的客家建筑的外墙分为内外两层,墙的内皮用土坯砖砌筑、外皮则用青砖砌筑的做法,俗称“金包银”,这种墙体既简化了施工工艺,也具有良好的防雨防潮、保温隔热功能。

赣南客家建筑的整体风貌特征可概括为:清墙灰瓦、敦厚质朴,清墙灰瓦为整体风貌的外在表达,敦厚质朴为整体风貌的感观体验。结合赣南聚落所处的山水林田环境,赣南客家建筑的风貌意象可描述为“青山绿田畔,清墙灰瓦间”。清墙主要有生土墙与青砖墙,灰瓦是民居的灰瓦坡屋顶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

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

客家先民起初住山寮,与山水田打交道,他们既适应环境又改造环境。造围屋防御,探索出山水田林综合治理抵御自然灾害,因此,赣南人民治水技术、治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,水利设施、御水建筑的建设也日趋精巧。章贡区老城区的福寿沟就是一个以自然地势为导向的水利工程,沟道利用城市地形的自然高差,全部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,分别将城市的污水收集排放到贡江和章江。此外,还建设了12个防止内涝灾害的水窗,当水窗关闭后,福寿二沟与城内的三池(凤凰池、金鱼池、嘶马池)以及几十口池塘连通起来,形成一个活的水系。

迁徙避难——同宗聚族而居

客家人在其艰难的迁徙历程中,深深地感受到团结的重要性,形成了团结合作的精神。尤其是在战乱频繁、流匪出没的年代,客家人为确保自身生存和发展,必须利用地缘、血缘等关系,互助合作,团结一致,共御外患。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生存威胁,应对各种挑战,客家人只好选择同宗而聚、聚族而居的生存模式。因此,在赣南民居中往往呈现出一宅数户、共祖堂、共门户、共厅堂、共天井等现象。客家人最大限度地共用这些基本建筑生活设施,诠释了类似“乌托邦”社会和原始社会生活场景的浪漫主义建筑的全部特点。

客家聚居建筑与汉民族经典民居中的合院群聚落,都属于能容纳大量居民的大型住宅,两者均涉及众多房屋,其建筑组合形式也千变万化。客家聚居建筑是核心体与围合体两部分组成的类似“向心型”住宅聚落,其中核心体以祠堂为主体,供奉着代表至尊与永恒的列祖列宗,是家族团结的核心。而围合体由众多家庭的生活用房组成,代表着对祖宗的臣服与敬畏。居住部分环绕公共部分四周布置,恰如保卫祖公和全部公有家当的卫士,表达出强烈的群体性和家族性。

赣南客家建筑基本构成是厅与房,以厅堂为核心(点),向外发散。赣南客家民居分为聚居与散居两类,散居建筑主要为四扇三间、六扇五间等单厅堂民居,聚居建筑又可分为厅屋组合式与围堡式两类。厅屋组合式民居按祖厅堂数量分为二堂屋、三堂屋、四堂屋等,以九厅十八井最为典型;围堡式民居大体可分为围屋、围拢屋、炮台民居三类,以方围最为典型。一个围屋里居住的往往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裔,共同的血缘关系将他们紧密地凝聚起来;这种聚族而居建立在单个小家庭的基础上,表现为“共居不共财”,与“同居共财”式的几世同堂有显著不同。从居住规模上看,一栋围屋往往居住着几十甚至几百人,俨然就是一个小村庄。

      

  龙南市桃江乡清源村龙光围

“中国围屋之乡”龙南市境内,376座客家围屋展现着客家民居的特色神韵。关西新围印证了客家人传颂的“九幢十八厅”宫廷式民居;燕翼围属于布局科学、结构严谨,打起仗来是碉堡,放下土炮是居家的多功能建筑;乌石围前方后半圆形的建筑风格,呈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“外圆内方”的风水理念;四面用麻条石(花岗岩)浆砌高墙的龙光围,则是固若金汤的四合院。以固若金汤的龙光围为例,它整体呈矩形,长约53.2米,宽约42.8米,高约6米,墙厚0.8米,是典型的“国”字围。石围向西开有一拱门供出入,大门则由外到内依次有三道屏障。第一道门是厚10厘米,外包铁皮的双扇大木门。第二道是紧贴大木门的八根大立柱,这些立柱可增强大木门的抗撞击力。第三道是立柱后的间板,间板由上往下吊入门道中的石槽内,关闭后在下面根本无法打开。它的四角还设有四层的碉堡,层层有枪眼,平时采光,有敌来犯时是射击孔。与其他客家围屋碉堡不同的是,龙光围的四座碉堡均比外墙凸出几十厘米,并按顺时针方向只朝一边凸。这样,每座碉堡都能扼守一面墙,与石墙一侧住房的枪眼形成交叉火力,有效避免射击死角。

以礼为魂——质朴有序而居

客家民系,根在中原,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核心是“礼”。赣南先民虽然远离故土,但坚守中原礼制文化,表现在客家聚居建筑遵循等级秩序、主从尊卑的构图法则。同时,赣南恶劣的自然条件、动乱的社会环境、欠发达的经济水平,长期以来,铸造了客家坚韧、俭朴、稳重、沉潋的民系性格,形成了尊祖敬宗、生存首要的精神因子。这些特质不但指导着客家人的生活作息与为人处事,也影响着客家传统建筑的整体风貌。

赣南客家聚居建筑的立面形式可分为两类: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。在这两种类型的立面形式中,厅屋组合式民居、围拢屋等单层建筑所表现的秩序最具感染力。通常情况下,单层建筑平面布局以二面围合或三面围合为主,处于核心位置的厅堂建筑自然成为建筑立面构图的中心,两侧居住用房配置左右,建筑造型丰富、构图严谨,节奏感强烈。与传统四合院建筑立面形式相比,它的特点在于:主入口位于建筑群体的主轴线上,建筑造型突出表现了主要建筑的特征,建筑外观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主次尊卑的秩序观念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

会昌县筠门岭镇羊角村蓝氏宗祠

厅堂,是在一个自然村中由一姓或两姓以上合建的一个建筑,也有的地方称众厅,是众人的大客厅。它类似于祠堂,但与祠堂又有所不同,它是整个村庄一姓二姓甚至多姓家族的公共集体活动场所和中心,同时兼有宗祠、公祠等功能。厅堂一般设在民居的正中央,房屋有几排,厅厦便有几间,但它往往要比一般的屋子更华丽、更气派。尊祖敬宗的精神体现在客家人将有限的财力用于装点门面、门厅、祖堂等礼序空间。

在围屋内,厅堂居正中央,前中后三间,约600平方米,前后两个大天井。厅厦里面雕梁画栋,所有屋檐门窗都有木浮雕,雕刻技艺精湛,龙、凤、鹿、麒麟等动物栩栩如生。福禄寿禧,应有尽有。厅堂首先是村里人祭祖、议事和开会的场所,每当村民办红白喜事,在厅堂摆上二三十桌,热闹非凡。厅堂的门口有一块很宽的空坪,像个小广场,前面是两口“吕”字形的小池塘,也称风水塘。

客家人的宗祠里,通常会悬挂堂匾,用这种形式来标明、记载自己光荣的祖先和家族里的优秀人物。客家人的每一座宗祠里都培养出了若干成功成名人物,能在宗祠里挂匾,就是功成名就、地位荣耀的象征。